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回调不改上行趋势 机构等待科技股“上车”机会
A股调整仍在继续,尤其是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电子等板块下行态势仍未止步。而与此同时,以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大资金却在逢低抢筹。公募分析人士表示,近期市场回调主要是受年底获利资金落袋影响。但在大资金持续流入的背景下,A股依然具有投资价值洼地特征,科技股将会在结构行情中持续发力。但要注意,目前科技股行情还不属于扩散阶段,参与要筛选硬核龙头。
大资金持续流入
数据显示,截至本周一(11月25日)收盘,创业板指数录得四连阴,继上周五大跌1.95%之后,25日再跌1.07%。其中,计算机和半导体板块在这两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分别超过4%和5%。值得注意的是,25日两市合计成交4200.53亿元,较上一交易日的4710.71亿元再次缩量。
“前期医药、消费、电子等板块涨幅相对较大,短期资金获利了结和观望情绪明显,有所调整实属正常。”前海开源MSCI中国A股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陶曙斌认为,后续市场走势更多取决于资金面和市场情绪。其中,外资的持续流入,会是资金面的长期利好因素。
MSCI此前宣布,11月26日收盘后,对A股大盘股的纳入比例将由15%提升至20%,这是年内最大幅度的一次纳A比例提升。招商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经理白海峰表示,本次扩容预计带来约350亿美元至4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。“增量资金很可能会再次超出市场预期,对A股的权重股将形成有力推动。”
数据显示,截至11月25日,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的额度已达到2524.90亿元。从单周资金流向来看,虽然四季度以来市场行情反复不定,但北向资金自10月份以来依然维持了净流入态势。其中,11月第一周北向资金净流入230.01亿元,创造了今年以来单周第三高水平。
站在年底节点,白海峰认为,北向资金有望持续加速流入,大部分则会借道陆股通来完成调仓。“在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情况下,全球主要国家的资产估值都已处于高位,且风险在集聚,性价比在下降,将推动资金持续流向估值低的资产。考虑到A股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,将吸引资金持续流入。”
持续看好科技股
“无论是从制度建设还是资金种类多元化来看,A股的生态环境都趋于成熟,市场也在朝着全面开放的方向迈进。”某公募科技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希(化名)表示,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,北向资金一直在买入A股核心资产。“目前主要聚焦在消费蓝筹白马领域。但随着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,成长股也逐渐成为绩优蓝筹,并将受到大资金青睐。”
“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,未来几年,国产化替换的科技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,国内公司也会趁着这个窗口将自身的硬核科技发展起来。”李希认为,就投资行情而言,未来五年内股价翻3倍是符合预期的。“但是,这并不代表五年内一直持有个股。我会在区间内对投资进行‘任务分解’,根据企业产品的订单增量、技术迭代情况进行合理操作。显然,期间市场有可能会出现超预期的情形或小波动,但只要大的投资逻辑不变,小波动都是‘上车’的好机会。”
李希还告诉记者,就近期圈内交流情况来看,公募、私募、险资等大资金对市场方向与标的选择的看法都是一致的。“大方向上,大家基本认为A股当前处于低点,科技板块将会在结构行情中持续演绎。但是因为风险偏好有所不同,大家对‘上车’时点存在小分歧。如险资或银行资管等稳健资金,希望市场回调到预定买点才会重新入场,但有些资金的布局看得比较长远,他们将重点放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硬核标的上面,对‘上车’的时机就不是那么挑剔。”
筛选硬核龙头
前海联合基金指出,截至目前,沪深两市动态PE估值仍在底部区域附近,尤其是银行、地产等板块体现出明显的估值优势。在配置思路上,前海联合基金建议维持“低估值+真成长+高景气消费”策略,同时还可密切关注半导体、5G、云计算、新能源等优质科技创新企业。陶曙斌则指出,在布局上会长期战略性看好增长确定性高、基本面良好的大健康与大消费板块。
李希提到,TMT领域的电子行业会是个确定性行业。“随着5G大周期带动市场需求,电子行业的业绩四季度有可能超预期。因为去年四季度基数较低,今年四季度需求会逐渐放量,2020年或许是爆发的大年。”
但就短期而言,李希认为,科技股目前还不属于扩散行情,而是主线集中行情。“在当前整体市场交易不够活跃的情况下,主力资金尚不足以支撑一线二线科技龙头同时上行。因此,在前期一线龙头上行至高位后,资金会转而流入基本面较好的二线龙头。但另一方面,在交易量持续低位徘徊的情况下,市场并没有进一步扩大跌幅,基本面也没有出现大的变化,这说明空方力量已基本消耗殆尽。随着确定性因素的持续增加,市场情绪会逐渐恢复。”
“参与科技股行情要注意筛选核心龙头。除了关注企业所在赛道的未来成长性和景气度之外,还要看其是否已具备充分的技术壁垒,最好是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。”李希提及,如果在缩量情况下一二线龙头持续上涨,则要有所谨慎。“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后面资金跟不上,筹码一定要逢高兑现。因此,对成长股的波段操作,要密切关注盘中变化。”
(文章来源:中国证券报)
“ETF期权网”的新闻页面文章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、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。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
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,客服邮箱whsxe@qq.com,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
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- 声音提醒
- 60秒后自动更新
中国8月CPI年率2.3%,预期2.1%,前值2.1%。中国8月PPI年率4.1%,预期4.0%,前值4.6%。
08:00【统计局解读8月CPI: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】从环比看,CPI上涨0.7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4个百分点,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。食品价格上涨2.4%,涨幅比上月扩大2.3个百分点,影响CPI上涨约0.46个百分点。从同比看,CPI上涨2.3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2个百分点。1-8月平均,CPI上涨2.0%,与1-7月平均涨幅相同,表现出稳定态势。
08:00【 统计局: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,8月价格上涨的有30个 】统计局:从环比看,PPI上涨0.4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3个百分点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.5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4个百分点;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.3%,扩大0.1个百分点。从调查的40个行业大类看,价格上涨的有30个,持平的有4个,下降的有6个。 在主要行业中,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上涨2.1%,比上月扩大1.6个百分点;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,上涨1.7%,扩大0.8个百分点。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,上涨0.6%。
08:00【日本经济已重回增长轨道】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,第二季度经济扩张速度明显快于最初估值,因企业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支出超预期。第二季度日本经济折合成年率增长3.0%,高于1.9%的初步估计。经济数据证实,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已重回增长轨道。(华尔街日报)
08:00工信部:1-7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965亿元,同比增长25.9%。
08:00【华泰宏观:通胀短期快速上行风险因素主要在猪价】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8月通胀数据称,今年二、三季度全国部分地区的异常天气(霜冻、降雨等)因素触发了粮食、鲜菜和鲜果价格的波动预期,但这些因素对整体通胀影响有限,未来重点关注的通胀风险因素仍然是猪价和油价,短期尤其需要关注生猪疫情的传播情况。中性预测下半年通胀高点可能在+2.5%附近,年底前有望从高点小幅回落。
08:00【中国信通院:8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下降】中国信通院公布数据显示:2018年8月,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.5万部,同比下降20.9%,环比下降11.8%,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44.8万部,同比下降 17.4%; 2018年1-8月,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.66亿部,同比下降17.7%。
08:00土耳其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.2%。
08:00乘联会:中国8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6万辆,同比减少7.4%。
08:00央行连续第十四个交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,今日无逆回购到期。
08:00【黑田东彦:日本央行需要维持宽松政策一段时间】日本央行已经做出调整,以灵活地解决副作用和长期收益率的变化。央行在7月政策会议的决定中明确承诺将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低水平。(日本静冈新闻)
08:00澳洲联储助理主席Bullock:广泛的家庭财务压力并非迫在眉睫,只有少数借贷者发现难以偿还本金和利息贷款。大部分家庭能够偿还债务。
08:00【 美联储罗森格伦:9月很可能加息 】美联储罗森格伦:经济表现强劲,未来或需采取“温和紧缩”的政策。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,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,并不会感到意外。
08:00美联储罗森格伦:经济表现强劲,未来或需采取“温和紧缩”的政策。美联储若调高对中性利率的预估,从而调升对利率路径的预估,并不会感到意外。
08:00美联储罗森格伦:鉴于经济表现强劲,未来或需采取“温和紧缩的”政策。
08:00
热门文章
- 1.万亿市场大消息!场外期权迎来扩容窗口?容量最多可提升80%如何影响A股?这类券商或最受益
- 2.50etf期权分仓软件操作是不是实盘交易
- 3.50etf期权时间价值?50ETF期权时间价值为什么重要?
- 4.场外期权交易商增至41家!场外衍生品规模近1.5万亿元
- 5.中证协发布场外期权管理办法场外期权挂钩个股标的范围扩大
- 6.“最赚钱业务”恢复高增长!场外期权增速超五成,华泰稳居榜首,中信建投增长最快,集中度快速下滑
- 7.50etf期权自己能开户吗?50ETF期权怎么交易?
- 8.场外期权和一般期权的实质性不同在哪?
- 9.熬过50天,四大星座财源滚滚而来,学业大获丰收,禄星化禄
- 10.50ETF期权对投资者有哪些影响?